导 航

版权所有:江苏凯越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营业执照
苏ICP备14027190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扬州

房屋地基基础建筑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探究

发布时间:
2015-05-25 18:49
浏览量:
作者:戴庆威
摘要:房屋建筑中的基础施工是整个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了整个建筑施工质量,所以建筑基础施工技术也就显得非常重要。为了有效的提高建筑基础施工的质量,需要根据基础施工技术的特点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本文对房屋地基基础建筑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房屋 地基 基础 问题
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基础施工是一项首要环节,对其进行控制,对于整个工程项目来说具有重要意义,需要严格控制其质量,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不同形式的基础进行处理,为了确保施工质量,要严格按相关规范进行施工,进而有效消除施工安全隐患。
1.房屋地基基础施工存在的问题
1.1基础轴线位移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所谓基础轴线位移通常情况下就是对基础进行施工时,其轴线与上部墙体轴线在大放脚砌至室内标高处时发生相应的错位。在建筑工程的内横墙上,容易发生基础轴线位移,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上部墙体和基础产生偏心压,进一步影响建筑物整体结构的受力性能。通常情况下,在对横墙基础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处理基础的外纵墙,以及山墙部位。对于吊线来说,由于基础槽中位于纵墙基础的外侧,进一步增加了找中的难度,使得轴线容易产生偏差,甚至没有保护好槽边控制桩,导致施工人员或车辆等碰撞控制桩,导致其发生相应的移位,进而引发轴线发生位移。
1.2基础标高偏差
在对建筑的基础进行施工时,标高不在同一水平而上的现象普遍存在于基础砌至室内地平处的过程中。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基础标高相差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影响上层墙体标高的控制。在砌筑基础的过程中,由于基础下部的沙土、混凝土等基层标高相差较大,对标高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容易产生影响。
1.3基础防潮层失效
在对建筑物的基础进行施工时,如果没有处理好防潮层,那么就会导致防潮层出现不同程度的开裂,以及出现抹灰不密实的现象,沿着基础方面,进一步导致地下水向上渗透,使得墙体变湿。在防潮层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清理干净基面,同时浇灌适量的水,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确保防潮层砂浆与基面之间良好的粘结性。实际操作过程中,如果防潮层表而抹灰不严密,或者是养护不到位,就会导致防潮层容易出现早期脱水现象,使得防潮层的强度、密实度等不符合相应的设计要求,进而引发墙体出现裂缝。
2.控制建筑工程基础施工质量的措施
2.1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在建筑工程项目开工之前,为了确保施工质量,需要对开工条件进行检查,同时对开工后的连续施工情况等进行检查,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进而影响整个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对建筑物工程项目的实施计划、施工方案等进行确定;对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指标进行明确,同时确定检查的频率和方法等;在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需要对材料、机械设备、人员的到位情况进行检查;对检测仪器设备的有效性、可靠性等进行检查,并且对测量、标准试验、施工图的准备情况等进行检查。建立和完善规章,对工序交接、工序检查等进行制度化控制,并且落实到位。在白检、互检的基础上,对关键工序、对工程质量产生重大影响的工序,需要组织专职人员对工序交接情况进行检查,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工序的合格性,为下道工序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对于检查不合格的工序,通常情况下,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使其符合相应的设计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确保合同图纸和工程量清单的分项内容保持一致性:相互协调技术规范规定的施工方法和工艺流程。
2.2加强测量控制
在工程基础施工过程中,对于基础桩位来说,通常情况下,其施工更需要准确的工程测量技术。按照施工规范的相关要求,在偏差方面,对承台桩位要求比较严。在开挖土方,以及进行底板基础施工时,为了避免挠动工作而以下的土层,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对底板、承台、底梁的土方进行开挖。因此,为了控制土方开挖的深度和部位,需要做好周密、细致的测量工作,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出现超挖、乱挖现象。另外,在基础施工阶段,基础墙柱钢筋的定位放线是工程测量的一个重点。对于结构复杂、面积较大的工程项目来说,为了确保墙柱插筋的质量,需要提高测量放线的周密性、细致性,进而避免发生偏位、移位等情况。
2.3桩基施工要求
在对建筑物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通过桩机对吊桩进行吊装施工时,需要控制桩与桩架之间的垂直距离、偏吊距离等,通常情况下两者之间的距离分别控制在4m、2.5m。进行吊桩施工时,需要控制吊装的速度,必要的情况下,在桩身的不同方向上系上相应的缆索,对桩身的稳定性,通过人工方式进行相应的控制。进行吊桩前,需要将锤提升到一定位置,并对其进行固定,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吊桩过程出现桩锤坠落的事故。起吊时需要正确设置吊点,并且匀速起吊,确保桩身的平稳性,必要情况下通过设置缆风绳对桩架进行处理。清除干净桩身的附着物,起吊后禁止任何人员在桩下通过。在吊桩、运桩过程中发生干扰时,需要停止运桩。插桩时,桩与龙门架之间严禁手脚伸入。通过撬棍、板舶等对桩进行矫正时,需要控制用力的力度。在打桩过程中,选用的桩帽及衬垫等需要与桩型、桩架和桩锤等相互一致,如果桩帽、衬垫发生损坏,需要进行及时的修整或更换。锤击不宜偏心,同时控制开始的落距。
3.地基基础施工技术
3.1地基基础施工中常出现的问题
1) 塌方是地基建设中最为常见也是破坏性最大的问题,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因为对于施工现场地质了解不够充分,没有做好保护措施造成的,它不仅会拖慢整个工程的进度,而且对于周边建筑也会产生影响,还会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
2)  由于对外部环境因素的忽视,对于地基没有采取相应的保护巩固措施,使得质量受到影响。比如在雨季施工,如果没有运用防水技术,大量的降雨会使得地基积水,软化土质,容易发生垮塌。
3)  施工的不规范和技术运用不到位也是地基基础建设中十分普遍的现象,就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工程中,设计和施工衔接不当,具体操作出现偏差都和施工不当有很大的关系,严重影响着工程质量。
3.2 具体技术
1) 在地基建设中,一些较软土层因为其自身的特性,内部间隙较大,容易出现沉降,不利于地基稳定。对于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具有高度稳定性和强度的建筑材料对软土层进行替换,比如合适规格的混凝土,在具体的替换中,要采用分层填土技术,即在对一层软土进行替换,浇筑了混凝土后,要经过一定的间歇才能进行下一层的替换浇筑,以便将裂缝和气孔量降到最低,加大承载力度。
2) 为了让地基土层的密度更高,降低土壤中的间隙,从而实现沉降的控制,必须要对基土进行压实,增加其稳定性。目前在地基施工中,最为常见的两种压实方法分别是机械冲击碾压技术和振动夯实技术。这两种方法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和前期施工方案来确定。
3) 要使土壤稳定性和强度增加,更为简单和实用的方法就是排除土壤中的水分,这是目前地基施工中十分普遍使用的方法,具体技术是运用土壤固化剂对土壤进行固结。另外,可以通过化学技术对土层实施加固,比如可以向土层加入碱液或丙烯酸铵等化学物质,通过改变土层结构来实现加固。
4.结语
地基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物的承载力,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与沉降量,而能否实现对地基的有效处理,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故重视地基的处理至关重要。在岩土勘察过程中,地基处理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因此,在对地基进行处理时,要求工作人员应先结合建筑物的所处地形特点,明确地基的均匀性及稳定性是否满足施工要求,然后对不符合要求的地基作出相应的处理。只有对地基进行科学的处理,才能使其满足规范对建筑物的承载力要求,进一步保证工程质量,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杨舟海.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J].价值工程,2012(22).
 
[2] 秦培永,宋文杰.探讨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J].建材发展导向,2014(9).